top of page

澳洲CVA環保義工─拯救平背海龜

  • Writer: Katia Lin
    Katia Lin
  • Jul 2, 2020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Sep 10, 2020


ree

2006在澳洲打工度假時,我參加了CVA(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)環保義工組織─在澳州西北部的布魯姆(Broome)的「平背海龜觀察專案」(Eighty Mile Beach Flatback Monitoring Program),當時英文不太好,原本以為去數海龜蛋的,後來才知道海龜巢是不可人力破壞去找蛋,工作只是記錄在南北一公里範圍內─海龜每天晚上在岸邊築巢的蹤跡,所以當時整個大誤會,幻想會見到小海龜孵出來爬回海面。


每年11月的為平背海龜(Flatback turtle)築巢高峰期,CVA(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)環保義工組織都會安排十天左右的觀察紀錄並讓有興趣的民眾參與。


我們的團長叫做Liz,是一個很酷、很有想法的女生,一個人帶領我們5、6人,到離布魯姆距離約開車五小時的80 哩海灘去作此專案。


在離開布魯姆之前,我們去超市買齊九天內的食物,Liz很有規畫分配每個人去找食物,我的英文實在太差了,看著分配的食物單滿臉問號,只好用圖畫跟加拿大人一一確認,才完成第一份工作。


然後開車上路往目的地前進,一路上黃土乾草,跟南邊伯斯(Perth)的綠意完全不一樣,中途還在露營地(Caravan park)休息吃飯,才到了80 哩海灘。


第一天先不用上工,因為已經是下午了,所以我們去海邊看看夕陽、撿貝殼,之後煮晚餐,很快地一天就過去了。

ree

圖:布魯姆的80 哩海灘夕陽

ree

圖:80 哩海灘的露營地(Caravan park)


第二天,我們約早上五點半出發,布魯姆CVA辦公室來了一位先生帶領我們如何辨識海龜巢,先教我們如何看不同種類海龜爬行的足跡,再來就是辨識「真巢」或「假巢」,然後就要做紀錄。我們分成兩組人馬,各往南北方向共二公里海岸線出發。

註:「真巢」就是有下蛋的巢;「假巢」是海龜只有挖洞,實際沒有下蛋。


在記錄過程中,碰到二次海龜卡在岩石縫,無法回到海裡,於是我們試著要幫她脫離困境,第一隻海龜可能已經折騰了整晚,耗盡了精力,所以我們從岩石將她移開之後,她卻無法自行爬回海裡,因為海龜實在太重了,無法搬動,我們只好用瓶子裝些海水,淋在她身上保持水分。後來下午去看她時,她已經自己慢慢爬回海邊了。


第二次碰到時,是一隻卡在岩石非常深的海龜,Liz要我回去營區找人幫忙,等我快要到營區時,Liz才追上來,告訴我已經幫她脫離險境了。


在記錄幾天中,我們已經將工作做得非常熟練,有時不到一小時,工作就做完了,我曾問Liz萬一在我們無法到的範圍,有更多海龜卡在岩石中該怎麼辦,她也只能回答我,這是沒辦法的事,但是我們在記錄過程中,看到人為造成的垃圾,如瓶罐、塑膠袋等,都必須將他們撿起來,才符合環保義工的意義。


此外,我們也發一些宣導,告訴要來這看海龜的遊客們,在晚上海龜上岸築巢時,盡量不要干擾,或是在海邊不要用手電筒,讓海龜媽媽安心的下蛋。


海龜觀察紀錄:

ree

1.原本我以為這些是車輪痕跡,其實是海龜爬行的足跡。

ree

2.要記錄海龜卵巢的數目及是否有下蛋。

ree

3.海龜卡在岩石縫囉~

ree

4.努力拉她出來。

ree

5.她太累囉!不想爬回海裡,給她水分免得被烤乾。

ree

6.終於乖乖爬回去。



ree

圖:第二次遇到海龜被卡住,移出來之後,Liz幫她量尺寸。

ree

圖:這張是Liz要我們拍有穿工作服的紀錄照。


ree

圖:這是海龜挖完的巢卻沒有下蛋,我們還會檢查是否有人類或其他生物的足印在旁,因為海龜在產卵過程中,如果受到干擾,她會放棄辛苦挖好的巢離開。

ree

圖:和海龜合照。


相關資訊:

CVA(Conservation Volunteers Australia)環保義工組織網站

Comments


  • White Facebook Icon

Facebook

  • White Instagram Icon

Instagram

  • White YouTube Icon

You Tube

  • White Pinterest Icon

Pintrest

12741966_954454267958591_574159027475531
關於我About Me

Katia

旅居德國人妻/媒體平面設計師/好奇寶寶

Email: ntutketty@gmail.com

 

訂閱內容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  • White Facebook Icon
  • White YouTube Icon

© 2023 by Going Places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